太平军与清军争夺的高淳东坝有什么故事,芜申运河有前景吗?
2020-12-28 05:20:49
高淳风光
熟悉太平天国那段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高淳东坝是太平军和清军反复争夺的一个城镇。说起东坝,除了本地人,知道的不是很多,但是你要说四百年前,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问题来了,为什么两军要反复争夺这个地方,这个东坝还有什么故事呢?
据高淳县志记载:咸丰三年,太平军就已经占领金陵。咸丰四年,太平军由长江窜入东坝。咸丰六年,太平军又从陆路入境,官军败走,太平军盘踞境内达两个多月,后由秦虎等攻复东坝。咸丰十年,太平军再次入境东坝,这一次呆了四年多,直到同治二年十月,由浙江提督鲍超、水师统领彭玉麟,水陆并进,克复高淳,东坝才逐渐安定下来。
从上述史料,我们可以看出双方对高淳东坝争夺的比较激烈。虽然不至于像安庆之于南京的地位,但双方都比较重视。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高淳东坝镇位于南京的南面,自明太祖疏浚胥河建造闸坝后,江船就可从太湖直达秦淮河,进入长江水系,通达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下可经太湖与钱塘江流域,从而到达苏州、无锡、常州和浙江、福建等地。这样的行舟不仅缩短了将近一百多公里的行程,又可以躲避江涛的风险。由此,广通镇(今东坝)成为了“七省通衢”的交通枢纽。
原来,东坝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是苏州、常州咽喉,南京门户。
那么东坝还有什么其他的故事呢?东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修筑的?最初的目的是啥?
高淳东坝示意图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从明代就已经开始修筑广通闸坝(东坝),修建的目的主要是方便航运。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东坝是修建在胥溪河上的闸坝,关于胥溪河,也不是自然河流,它是为了运输而开凿的人工水道。
早在公元前506年,吴国为了攻打楚国,开挖了胥溪河,船舶从这里可以从苏州进入太湖,并在芜湖进入长江,大大缩短了从江苏苏州直到安徽巢湖一带的路程。你看,名字也都和伍子胥相关。
太湖帆船
但是,自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运输粮道大多经过京杭运河从镇江、扬州北上。这样一来胥河航运地位不再重要。于是改闸为土坝,河道有所阻断。从这之后,坝内的水位十分低,泄露到各处。船只只能勉强通过。
此外一旦遭遇水灾之年,东坝也有过被水摧毁的危险。,而东坝一破,下游的苏州、常州等地的良田就会被淹没,如果受灾十分严重,就无法征收国税。而太湖流域是每年朝廷缴纳国税的重地,为了保护经济比较发达的太湖流域的良田,官府决定给东坝增高。这样一来,彻底截断坝西的水,胥河河水由向东流变成向西流。
从此以后,高淳区域内江水无处可泄,河水泛滥,高淳县百姓饱受水灾之苦。
在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 年)胥河又发大水,固城湖水位高达 13.26 米,高淳的居民私自盗掘东坝,酿成太湖地区极为罕见的水灾。
清政府一方面命人大修以求加固,另一方面防止百姓私自挖掘,咸丰元年(1851)把东坝由明代土坝改筑为石坝。
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基本的思路和清政府相差不大。还是为了保障太湖经济区的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政府将上游来水扼制在高淳、当涂等地,减少了太湖的入水量。然而,上游因有大坝阻隔,水无所泄,高淳等地成为蓄水区,土地淹没,洪水泛滥,上游“一县代三吴受水害五百余年”。
每逢雨季湖水泛滥,高淳、当涂、宣城三县成为巨大的蓄水库,圩田房舍沉没,水灾成了这里生活的主要内容。
宣城泾县青弋江风光
为了排水,上游百姓和下游百姓长期冲突,甚至出过人命,但是由于苏、松、常特殊的经济地位,政府支持将洪水扼制在大坝上游。显然民国政府对治水事业缺乏宏观统筹,试图以牺牲小部分地区的利益去换取另一区域的发展,但是作出牺牲的地区不但未得到任何政策上的调整,反而受到漠视。
不过幸运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创了太湖流域水利治理的新局面。1957年,中央水利部决定废除东坝,改建闸口。并在当涂、芜湖等人江口建闸以防江水倒灌,同时在太湖下游地区深挖沟渠,疏浚吴淞江、白茆河等泄水干道,将农田灌溉与防止水患结合起来,成功解决了太湖上游的水利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怎么充分利用开发经过东坝的芜申运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