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坝大马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21-01-01 04:52:11
竹马(东坝大马灯),江苏省高淳区东坝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东坝大马灯流传于江苏省高淳县东坝镇东坝村,是一项模仿战马造型的民间舞蹈,其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时期。东坝大马灯由两人组合表演一匹马,表演队列一般由七匹马组成,马背上有扮演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演员,表演时,马队在鼓点的指挥下模仿真马奔跃,在民间器乐的伴奏下,马队交替布阵,最后按“天下太平”四字笔画走阵收场。东坝大马灯的演员都是东坝村村民,往往老少三代同台表演。
东坝大马灯舞一般在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赏玩,由于参加表演的人员较多,队伍需要有相对的稳定性,故而形成了以汤姓为主体的东坝大马灯表演队(其传承谱系可追溯到清代道光年间,灯舞传人相续已有五代)。改革开放以来,东坝大马灯的演出惯例已发生变化,不再局限于春节、元宵节期间,而且还走出了村镇区域,参加到各种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之中,演出的范围与影响也扩大到江苏省以及中国其他地区。
东嘶海月马蹄疾,坝锁江潮灯影长。
马如龙五花八骏,灯衬月一刻千金。
据记载,东坝大马灯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目前仍流传于在高淳东坝、固城两地。1994年,东坝大马灯受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暨春晚获奖节目颁奖晚会,在直播现场大显身手,并获得了“江南一绝”的美誉。
图 | 东坝大马灯参加1994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
暨春晚获奖节目颁奖晚会录制
传承价值:
东坝大马灯表演的道具具有艺术夸张性,显示出高大威武的气派;灯舞中的角色人物形象逼真,打击乐效果具有震撼力,展示出民间舞蹈的魅力,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东坝大马灯是吴风楚韵的具体表现,表演中反映出高淳人崇尚忠义的思想和改天换地的精神,表达了民众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向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传承状况:
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东坝大马灯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难以避免逐渐衰落的危机,需要有关方面进一步做好抢救保护工作。
传承人物:
汤裕道 ,男,1949年9月出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竹马(东坝大马灯),江苏省高淳县申报。
保护措施:
高淳区建立了东坝大马灯保护传承基地。
东坝镇成立了大马灯协会,并在东坝村建立了大马灯陈列馆和大马灯培训基地,配备了专、兼职人员。
高淳县政府通过政府投入、社会捐资等途径,先后投入40万元用于对东坝大马灯项目的保护,包括恢复性排演、演出改进、道具更新及传承人的培养等。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南京市高淳区文化馆获得“竹马(东坝大马灯)”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竹马(东坝大马灯)项目保护单位南京市高淳区文化馆评估合格。
荣誉表彰:
1993年,东坝大马灯在沈阳第三届国际秧歌节比赛中获得“金玫瑰奖”。
2015年3月,东坝大马灯在河南省鹤壁市举办的“中国社火艺术节暨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俗礼仪表演”评奖活动中,获得第十二届中国社火节金奖,并获得评选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的资格。
社会影响:
1994年,东坝大马灯参加了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颁奖晚会”的演出。
2000年,东坝大马灯在南京市举办的第六届全国艺术节中进行了表演。
2004年,东坝大马灯在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中进行了表演。
2014年2月,东坝大马灯在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开幕式中进行了表演。
2018年6月10日,东坝大马灯在“古城记忆——2018南京非遗游乐会”活动中进行了表演。
竹马也叫“跑马灯”、“活马”、“竹马灯”,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样式。它大约始于宋代,经历代民间艺人反复实践,形成固定的表演形式,多在春节、元宵节等喜庆节日的民间庙会中演出。竹马制作时一般先用竹皮或竹篾扎成骨架,再在外面糊上数层厚纸,彩绘后涂抹桐油,马脖部位系上铃铛,下面围上白布围裙,再于裙上画出奔驰状的马腿,还可在马腹两侧画出骑手的腿脚。
竹马表演形式简便,演出时舞者身着民族服饰,腰系用竹竿或竹篾扎成、分为前后两半的竹马,做出骑马状,不断变换队形和步伐,边演边走,观众则一路追看。表演动作也比较简单,以舞者跑动走场为主。整个表演人数可多可少,一人称“独马”,做演马、跳卧等表演,二人多演《小两口回娘家》,四人则多演《三英战吕布》。表演时多用锣、鼓、镲等打击乐器伴奏,也有的地方以唢呐吹奏民间乐曲烘托气氛、加强节奏。
竹马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俗乐舞,具有历史文化与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价值。目前,受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竹马的传承发展遭遇困境,面临人才老化、道具陈旧等一系列问题,急需有关部门进行抢救性的扶持与保护。
东坝大马灯流传于江苏省高淳县东坝镇东坝村,它起源于唐,盛行于宋,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这种大马灯由两人组合表演一匹马,造型上比一般马灯的道具高大。它用竹子制成马架,绒布制成马皮,另外饰以马鞍、缰绳、铜铃等。大马灯表演队列一般由七匹马组成,模仿真马昂首长啸、奔腾跳跃,看来栩栩如生。演出时以民间器乐伴奏,马队在鼓点的指挥下交替布阵,扮演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演员跃马出征,俨如疆场驰骋,令在场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最后,马队按“天下太平”四字的笔画走阵收场。大马灯演员都是东坝村村民,往往老少三代同台表演。
东坝大马灯是吴风楚韵的具体表现,表演中反映出高淳人崇尚忠义的思想和改天换地的精神,表达了民众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向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1949年以后,东坝大马灯多次在全国性和省级的民间文艺汇演中获奖。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东坝大马灯的挖掘整理工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和市、县文化部门把抢救、保护东坝大马灯列为工作重点,在财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为东坝大马灯的传承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仍然难以避免逐渐衰落的危机,需要有关方面进一步做好抢救保护工作。